Deepseek小改款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,大颠覆大盘成长虹吸3800点上的上证指数
3825.76点,这是本周上证指数的收盘点位。
3800点,这个整数关口,终于是来了。
对渴望“慢牛”的投资者,这个步伐,似乎还是有点快。
然而,周五的A股,当选择芯片作为“爆发”方向,就注定了冲高的速度慢不了。
当日,全指半导体指数上涨8.26%,科创芯片指数涨幅更高达10.05%——一个指数实现传统10cm的涨停,让人又有了重回“9·24”行情的感觉。
当然,周五的A股,总体热闹的还是芯片和上下游,还不至于“9·24”行情那样全面大涨,总算还在有序范围内。
你说周五半导体的“暴动”有道理吗?
从消息面,有道理。方向没问题,顶多是牛市太火爆,幅度有点大。
周五,芯片领域,有两个比较重磅的消息。
一个是H20停产的消息:
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,因 H20 芯片在华销售遇阻,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已下令停止 H20 的生产,并要求部分组件供应商停止相关工作。
当然停产背后,关键是传闻中中国买家的“杯葛”,这对芯片股的“国产替代”是大利好。
另一个,则是Deepseek V3.1的发布。
如果单看版本号,这是一个小改款。但背后,却藏着大布局。
在Deepseek V3.1的发布公告中,有这么一句:“UE8M0 FP8 Scale 的参数精度”。
Deepseek的小编,生怕读者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,还特地以评论的方式补充:
当然,即使这么解读,其实理解上还是有难度。
大模型无论训练还是推理,最底层其实是和一个个浮点数打交道。如何表示一个浮点数,传统有FP32和FP16,也就是分别用32位和16位表示一个浮点数。但这样对算力、内存消耗都很大,所以英伟达这些年力推8位浮点数(FP8)。根据英伟达公布的数据,与FP16/BF16相比,FP8技术可以将计算吞吐量(每秒完成的运算次数)再翻一倍,同时将显存占用减半
此次,Deepseek没采用英伟达自己的FP8,而是采用了专有非标准的UE8M0。
我让Gemini 2.5 Pro做了一个综述,他给了一个类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UE8M0的设计哲学:它就像“用一把刻度粗糙但长度足够从房间一头量到操场另一头的卷尺” 。这意味着该格式的核心设计目标是处理极大范围的数值变化,以从根本上避免低精度训练中常见的“溢出”错误。即便这牺牲了对数值细微差别的表达能力,但它确保了模型能够在硬件上“平稳运行”。
之所以这则消息业界很兴奋,关键在于“为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”,Gemini 2.5 Pro如此分析:
这彻底颠覆了“软件适配现有硬件”的传统开发模式。在这里,软件(模型)的设计走在了硬件(芯片)的前面,是为一款尚未面市的芯片量身定制的。这揭示了中国顶尖的AI模型公司与半导体产业之间,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度协作与战略协同。这种前瞻性的设计,确保了当新一代国产芯片发布时,能够立刻获得最优化的软件支持,从而极大地缩短整个国产AI生态的验证周期和产品上市时间。
UE8M0的诞生,实际上也含蓄地承认了国产AI芯片在当前及可见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。中国AI企业没有消极等待能完美复刻NVIDIA架构和数据格式的芯片出现,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主动的道路:与芯片伙伴共同设计一套新的、平行的技术标准,这套标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国产芯片“能做到”的优势。这是一种经典的非对称策略:与其在对手制定的规则下艰难追赶,不如主动改变游戏规则。
不久之前,业界传闻Deepseek R2难产,是因为在华为的升腾算卡上训练有障碍,只能重新回到英伟达的体系,但从Deepseek V3.1的消息来看,显然Deepseek愿意越过这个障碍,所以一开始就用了新的标准去做训练。这意味着中国的大模型弯道超车上,可以走一条“软硬结合”的道路。
这个消息,从长远来看,或许可以大大缩小国产芯片与英伟达的差距——不依赖硬件,而是通过软件优化。Deepseek自R1开始,就是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创新,这次,显然也是如此。
笔者8月14日写过一篇《期待Deepseek R2,AI投资的下一站是“光”还是“芯”?》,就是谈Deepseek新版本对半导体的利好。
没想到大改款的Deepseek R2没等到,我们却等到了一个看似小改款,但其实颠覆传统大模型和半导体行业模式的Deepseek V3.1,这对半导体半导体的利好刺激更大。
PS: 这次Deepseek V3.1虽然版本号是小升级,但同时支持非推理和推理模式,官网原本的“深度思考”以及由Deepseek V3.1接手替代原本的Deepseek R1,未来是否还有Deepseek R2恐怕都存疑,说不定下一个大版本,该是Deepseek V3.5甚至4.0了。模型二合一,不分推理非推理,这也与Gemini、Claude等的最新实践相一致。
正因此,周五的A股,真是“比芯”后的上涨了。虽然涨幅水分肯定有,但底色和科技含量,还是扎实的。
所以,周五从行业来看领涨三个行业,都是硬科技。
周二的时候,在《新高,数不过来》中,提到了双创作为大盘成长新代表的趋势。
不过没想到芯片的突发,科创综指倒是后来居上了。
本周,沪深300上涨4.18%,好于同期中证1000的3.45%和中证2000的3.23%,持有权重股的,终于扬眉吐气一番。
但如果持有创业板综合或者科创板综合,本周涨幅是4.51%和8.18%。若进一步浓缩到创业板50和科创50,则分别上涨6.31%和13.31%,真是“浓缩的都是精华”。
大盘成长的这种虹吸,尤其是搭配芯片领域靠谱的利好,恐怕会奠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——哪怕随后出现调整。
最近天风证券吴开达未雨绸缪,做了一篇很有价值的研报《牛市若出现小平台,如何应对?》,核心结论如下:
根据这个逻辑,哪怕未来调整,只要科创板、创业板以及半导体等相关板块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没有出现显著走弱,那么调整完后,可能第二波依然是这些前期强势行业高胜率实现正收益。
靠着芯片这样的“暴力上涨”,上证指数终于站上了3800点,当日上涨1.45%,报收3825.76点。请注意,银行股和石油石化两大权重板块已经在很努力的“拖后腿”了。其中银行股因为大权重的几个上涨还是贡献了0.36点,而石油石化还拖累了0.73个点。
也正因此,上证指数还不算飞上天。比万得全A同日1.64%的涨幅,还小这么一点。
3800点上的上证指数,真是矛盾。
身边有仓位的朋友,都来问要不要减持浮盈,实在是“咬牙享受”上涨要“咬”不住了。
但身边没仓位或者轻仓位的,则是不少来问什么指数涨得不多还能追追。
这两种情绪叠加起来,不知道滞涨的行业们,是否会受益——毕竟严格来说,在经历周五大涨前,半导体甚至都算硬科技里面滞涨的——甚至在周五上涨之后,整个电子板块的今年迄今涨幅,也显著跑输通信,比计算机略好一点而已。
面对当下的A股,该如何应对?核心还是你是怎样的交易者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“狭义”看估值的价值投资者,甚至是逆向投资者,涨得离谱了,就跑一点。跑的时候,看你赚到的“绝对收益”,不要去和市场指数比较,不要和身边人比较;跑的时候,越涨越跑,坚定信念。尤其是如果有股债平衡,或者小盘+红利或者科技+红利杠铃策略的,至少按照动态再平衡去减持,心理上压力小,也留下来未来调整中重新加回仓位的弹药——即使继续涨上去,你做动态平衡恢复初始仓位比例,总是没错的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趋势交易者,就不要考虑止盈这件事,而是找好跟踪止损方式。比如以过去一周的最低价作为止损,做好过去一周白干的准备,或许反而拿得住。即使被震出来,有了新高再追也无妨。
这两种法子,无所谓对错,贵在坚持。关键是,千万不要如一些“冥灯”这样,上周末止盈,这周末追涨,这样蛇鼠两端,才是最容易亏钱的。
期盼调整,是一种熊市下的习惯思维,这知道说明市场还没“疯狂”。
即使调整总是难免的,但是调整出现,往往也是一个渐近过程。
毕竟,以今年最牛的港股通创新药来看,之前两根阴线触碰了布林线中轨后,两根阳线迅速收复大把失地,甚至还有创新高的冲动。第一强势行业都还没垮台,哪怕是调整,恐怕也是未来一个渐近的过程。
当然,若出现类似2007年“2·27”这样上证指数单日暴跌8.84%一步到位调整的,倒也是好事了。
说到底,3800点之上,比的是“芯”,更是比的“心”。
市场的热点或许会轮动,指数的脚步也许会放缓甚至回调,但投资者的心态,以及是否能坚守自己既定的交易纪律,才是决定在这轮行情中能走多远的关键。毕竟,无论是“咬牙享受”上涨的浮盈,还是忍受“踏空”的焦虑,最终都需要一个自洽的投资体系来安放。
行情走到这里,喧嚣之下,守住本心,或许比猜对下一个热点更为重要。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